家国情怀的作文素材摘抄 家国情怀的作文素材有哪些
1、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梁启超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鲁迅
3、年轻一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丧”文化的反思等。语出鲁迅的《随感录》。
4、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人民日报』
5、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少年中国说』
6、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7、《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8、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亦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9、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10、禅宗里有立于菩提树下之说,孔夫子让三千弟子立身修德,苏武的旄节立在北海之上。
家国情怀的作文素材800字、人物事迹、优秀题目、标题、开头、结尾
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的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俄]凯洛夫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火种!在外族入侵时,民族英雄奋起抵抗,因为他们坚信强大的祖国是自己的后盾。在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刻,爱国主义是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的旗帜。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把立德树人列为考查目的,爱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考必备的锦囊。作为青年学生,应当多关心时政,与时俱进。只有在写作时,多角度诠释,多层次积累素材,这样,我们笔下的文章才可以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成为文以载道的考场佳作。
爱国情怀・素材积累
1、“卫星之父”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1948 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1950年,他报名到新组建的空军去做翻译工作。不久,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1958年,孙家栋毕业刚回来,被调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研制工作。1967年,孙家栋正趴在火箭图纸上满头大汗地搞设计,又被告知要去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从此,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与孙家栋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即使近 90 高龄,孙家栋仍然在为中国的航天梦呕心沥血,他自豪地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2、何引丽:冠军与国旗,不能承受之重
苏州太湖马拉松女子组比赛冲刺时刻,中国选手何引丽与一名非洲选手几乎齐头并进。一名赛事志愿者希望何引丽能够身披国旗冲刺,以彰显比赛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其身后追了100 米后最终放弃。但前方又出现一名志愿者站在赛道中,将国旗递给了何引丽。奔跑中的何引丽顺势接住,由于国旗太大影响比赛,何引丽便将其揉搓成一团,随后国旗从她手中滑落掉落在赛道上。
央视解说员邵圣懿评论说:“这个时候对何引丽来说,拼比赛冠军是最重要的,她正在咬牙坚持。但比赛的干扰对她来说是有影响的,你看节奏乱了。”最终何引丽以5秒之差屈居亚军。赛后,何引丽道歉,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一口咬定何引丽丢国旗,就是不爱国;不少网友表示国旗滑落不应该怪罪运动员本身,要考虑比赛中的特殊情况,不能由此断定运动员不爱国。理性看待此次事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我们需爱国,也需理智。
3、曾纪泽:从沙俄虎口夺回伊犁
1879 年崇厚擅自签下屈辱的《里瓦几亚条约》,中兴名臣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临危受命,再赴俄国,要从沙俄手中夺回伊犁。他出使俄国,困难重重,俄国人先派出舰队,对中国朝廷施加压力。
面对沙俄的无理要求,他一边坚决拒绝,一边智慧化解。谈判中曾纪泽坚决不割让国土给沙俄,他的顽强和坚韧令沙俄非常愤怒;沙俄要求一亿五千万卢布军费补偿,曾纪泽认为沙俄师出无名,拒绝补偿。沙俄以战争相威胁,并希望曾纪泽向清朝请示后再回话,曾纪泽回击说:“无疑惑之事何须请示!”前后谈判历时10个月,正式会谈辩论,有记录可稽者51次,反复争辩达数十万言,最终达成《中俄伊犁条约》。
4、新西兰中国撤侨:展现大国风范,体现民族自信
2016年11月,新西兰南岛地区发生7.8级强震,余震不断。此次地震中有上千名游客被困,其中包括125名中国公民。当天上午,接到中国游客受困的消息后,中国领事馆随即启动撤离计划,中国政府为营救中国游客,承包了当地所有民用的直升机。撤离时,由于直升机的运力有限,只能分批撤离:小孩子和家长、妇女老人先走,男士随后走。撤离中只要你拿的是中国护照,都可以安全上飞机。
看到祖国派来接自己的直升机,心情激动的中国游客不禁拿出五星红旗来合影,还有很多中国游客立即发朋友圈,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中国在新西兰撤侨行动中,让中国公民深深感受到了祖国在身后保护自己的自豪感,同时中国也展现出自身的大国形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强大的身影。
写作论点
1. 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古人以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宗旨,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合二为一,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的志向。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洪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才能描绘出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2. 爱国要有理性的边界,智慧的思考。
无论理性爱国还是感性爱国,都要把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理性爱国要以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为底线,决不能头脑发热,采取过激言语,甚至危害公共安全;更不能以爱国为借口,损害他人利益,侮辱同胞人格。面对复杂局势,理性爱国者会用智慧化解僵局。热爱祖国,需要理性,需要智慧,需要奋力强国,精心治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 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实际行动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昨日,老一辈们把自己的爱国情、报国志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理想;今朝,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要勇挑重担,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践行爱国奋斗精神,不一定要如外交官舌战对手;不一定要如宇航员环游太空……践行爱国主义,每个中华儿女只需奋斗在本职工作上,就可以加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刺中。
家国情怀作文
家国情怀作文
家国情怀作文,作文也是一个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最佳体现,作文也就是写出文章,多多阅读才能够学习更多的写作经验,节日的风俗也是每个人心底最美好的记忆,以下是我辑整理的家国情怀作文。希望大家能从笔者的世界里感受到对家国情怀的热爱!
家国情怀作文1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它在历史长河中以各种方式存在于每个人的心扉,或内心的呐喊,或行为的展现,都一样地震撼人心。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林则徐虎门销烟,壮我国威。
林则徐关心民生疾苦,为官清廉,当他目睹难以计数的鸦片如潮水般涌入国土之时,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他上书道光帝得到受命后,立刻在广州展开禁烟运动。短短的23天,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收缴并销毁全部鸦片,共2万余箱,合计110多万千克。当烟渣随着潮水卷入咆哮的大海之时,民众们欢欣鼓舞,欢呼呐喊声响彻了虎门的上空。林则徐虎门销烟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点燃了一个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朱自清宁死不受美国救济面粉,扬我国格。
爱国是拒收嗟食的骨气。朱自清在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当时,朱自清患有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不足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这时他拒领美国面粉就意味着他的生活将会更加困难,他的胃病将会更加严重。然而朱自清坚持“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就去世了,他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显我国怀。
钱学森在美国,学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他始终眷念着祖国,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概。就在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毅然决定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祖国,要为新生的祖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是,回国之路充满坎坷。钱学森受到美国的移民局和联邦局的恐吓和非法逮捕,最后,历经千辛万苦的钱学森在祖国母亲的帮助下,终于登上了驶向东方的船。回国后,用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智慧让祖国的科技立于世界的前沿。
其实,爱国也并不是名人的专属感情。当祖国有难之时,我们心系祖国,众志成城;当祖国繁荣富强之时,我们激动振奋,再接再厉。苦乐与共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这种情怀,无关年龄,无关领域。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你、我、他的努力读书,将爱国的.种子埋在心田,用知识,用理想,用信念去浇灌,让爱国的种子生根发芽,开出绚丽之花。
家国情怀作文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情。山河破碎,没有“国”哪有“家”啊!
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自己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他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温暖能普照天下。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将温暖与幸福惠及芸芸众生,这是一种大胸怀,这是一种大境界。
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软话攻心,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漫长折磨,没有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衷心。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就要回汉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没有妻儿吗?不是,只不过,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
“家国情怀”又表现为爱民之情。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百姓为父母。
“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范仲淹也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到中国的复兴之梦。
“家国情怀”不是要我们抛却小家,忘却亲人,而是要我们推己及人,由“家”到“国”,都捧出一颗爱心来。
“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作文3
当代社会,总提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从杜祥瑞院士的人生经历中,我又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亮点。他坚持个人兴趣服从国家的需要,主张家国情怀,这正是这个社会所需推崇的。
据青年报社调查,绝大多数高分考生选择就业形势好的专业,而一些冷门专业却无人问津。注重薪酬待遇就业形势好的专业,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私欲,并从自身利益中考虑“我们是否需要”?难道只是求片刻物质上的需求。如果只把赚钱当做精神支柱,人生何来意义,生处社会,我们的成长必然与国家命运相融合,我们必然要有点是家国情怀。
兴趣与家国情怀是否可兼得?对于这一问题,从近代社会名人中便可看处。鲁迅作为文学巨匠,文章作品针砭时弊,在那个反侵略求民主的时代,他是典型代表,可别忘鲁迅的前二十几年追求“以医治国”。但他意识到人心是难以医治的,毅然弃医从文,愿以笔之器醒全国人民之爱国心。他的个人成长毅然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浓厚的家国情怀,成就了他文学巨匠的地位。
作为学生,必须要有身在校园心系天下的情怀。人若没有了兴趣作为指引,这人生没有意义;人若没有精神支柱作为支撑,这人生不是光彩。家国情怀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为何钱学森不惧美国阻挡也要回这中国。尽他自己这份力量?都是家国情怀的影响,正是由于此,他以他的毕生所学,为中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真正做到个人兴趣服从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需要。我们在缅怀先祖的同时,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对他们的崇拜,而是要考虑自己能否为国家做出贡献。即使微不足道。但我们必须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真理。
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兴趣。适应社会的需要才是我们所要看到的重点。公民守则中有一句:坚持公民利益与国家相统一的原则,人的各项活动必须以不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你是愿意随波逐流,还是做个不甘于庸俗的人。由此可见,我们要乘着兴趣的大舟,踏着风浪,带上我们的家国情怀,背上我们的历史使命,向更高更远的方向驶去,为人生能有光彩,为国家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