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g 2000标准是新的图像压缩标准,其采用的是无损压缩技术对吗
JPEG2000同时支持有损压缩技术和无损压缩技术。
JPEG2000的压缩比更高,而且不会产生原先的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JPEG标准产生的块状模糊瑕疵。JPEG2000同时支持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另外,JPEG2000也支持更复杂的渐进式显示和下载。
虽然JPEG2000在技术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到目前为止(2006年),网络上采用JPEG2000技术制作的图像文件数量仍然很少,并且大多数的浏览器仍然没有内置支持JPEG2000图像文件的显示。
但是,由于JPEG2000在无损压缩下仍然能有比较好的压缩率,所以JPEG2000在图像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医学图像的分析和处理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广泛应用。
扩展资料:
JPEG 2000和JPEG的比较
1、有损压缩的不同:
在有损压缩下,JPEG2000一个比较明显的优点就是没有JPEG压缩中的马赛克失真效果。
JPEG2000的失真主要是模糊失真,模糊失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编码过程中高频量一定程度的衰减,传统的JPEG压缩也存在模糊失真的问题。
2、压缩性能不同:
就图像整体压缩性能来说,目前有一些文章可能夸大JPEG2000的性能。事实上,在低压缩比情形下(比如压缩比小于10:1),传统的JPEG图像质量有可能要比JPEG2000要好。JPEG2000在压缩比比较高的情形下,优势才开始明显。
3、压缩比例的不同:
整体来说,和传统的JPEG相比,JPEG2000仍然有很大的技术优势,通常压缩性能大概可以提高20%以上。一般在压缩比达到100:1的情形下,采用JPEG压缩的图像已经严重失真并开始难以识别了,但JPEG2000的图像仍可识别。
参考资料来源:
找图网-JPEG 2000
JPEG图像压缩中产生的损失是什么造成的?
JPEG压缩方法由于其较高的压缩比和理想的压缩效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图像压缩方法。它采用一种特殊的有损压缩算法,将不易被人眼察觉 的图像颜色删除,从而能够将图像压缩在很小的储存空间。JPEG压缩技术十分先进,它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数据,在获得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 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最少的磁盘空间得到较好的图像品质。
详细请见:
JPEG压缩造成何种信息损失?
JPEG压缩算法的核心是“视觉保真”原理。就是根据人的眼睛在感知图像时对亮度变化特别敏感而对色彩偏差相对迟钝的特点,尽量保留每个像素点的亮度特征,而将相邻像素的色相、饱和度合并描述(当然不是简单的加减合并,其中的算法相当复杂)。这样做的结果是,可以将图片文件进行相当大比例的压缩,但视觉上的损失可以难以察觉。既然不同的色相、饱和度的像素合并描述,当然就会带来色彩失真,而且压缩比越大,合并度就越高,色彩损失也就越多。所以JPEG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
目前的JPEG图像压缩标准,具有中端和高端比特速率上的良好的速率畸变特性,但在低比特率范围内,将会出现很明显的方块效应,其质量变得不可接受。JPEG不能在单一码流中提供有损和无损压缩,当碰到比特差错时图像质量将受到严重的损坏。虽然新的JPEG-2000算法在这有了不少改进,也允许进行无损压缩,但压缩比与图像质量之间永远是难以两全的对立面,要想获得大的压缩比,势必造成图像质量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