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素材教程 > 详情

出入量食物对照表-24小时出入量的定义

原创:素材网 2 年前

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正常值

宜兴市十里牌医院

2015年普外科护理业务学习

时间:2015-05-12 主持人:郑也承 内容:24小时出入水量 参加人员签名:

阅后人员签名:

液体是组成人体物质的体液部分,它构成人体的内环境,正常体液保持着恒定的动态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人体出现呕吐、腹泻、高烧、大汗、创伤、手术、感染、禁食、胃肠减压等各种病理现象时,均可能出现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失衡。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

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

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

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

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

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

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四、出入量测量方法 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伤口渗液或汗液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量杯法

(1)饮水量记录,口服水剂药物: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器皿记录患者饮水量,若为糊状食物或牛奶应量好水量再加溶质仅记含水量。

(2)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饮水量及粉针剂需溶媒稀释的溶媒体含量等。 (3)留置导尿和使用尿袋的病人,需用量杯记量。 (4)胃肠减压抽出液量

(5)胸腹腔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管 五、记录方法

记录同一时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在同一横格上开始记录;对于不同时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应各自另起一行记录。

12或24h就患者的出入量做一次小结或总结。需要时可分类总结,并将结果填写在体温单相应的栏目上。

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的时间,不满24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第二天早上7点时,记做19小时总结。

六、记出入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

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

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七、注意的事项

1、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或者休克患者,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心衰、全身水肿或电解质紊乱,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全身水肿有无加重,呼吸是否浅快或伴有呼吸困难,是否伴有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行血气分析检查,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2、入量小于出量常见于尿崩症(下丘脑病变)、利尿剂过量、大量呕吐或腹泻、过度换气,此时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血液粘稠、脑梗、心梗、肾梗或电解质紊乱,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皮肤颜色及弹性、眼窝是否凹陷、意识情况及肢体是否偏瘫、血压是否下降,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大便中的水分

1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粒

2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肉。 3糊状便:此类型便含水约50-80%。 4稀便(水样便):含水量达80%以上。 常见食物含水量

含水100%:鲜奶、饮料、茶水、水

含水>90%:粥、汤、豆腐、新鲜蔬菜和水果 80%±: 酸奶、冰激凌、稠粥

70%±: 米饭、薯类、新鲜鱼虾、肉、蛋、豆腐干、摊饼

30%±: 馒头、饼、面包、火烧、面条、各种肉类熟食、 粉丝、腐竹、点心、干货(做熟)

各种水果含水量

护理上需要计出入量食物与毫升怎么计算例如,一个馒头多少毫升?

一个馒头 只能用重量 多少 克 来计算;

毫升 只能用于 液体的计算。

24小时出入量的定义

病人在24小时内所摄入的(包括饮食、输液等)和排出的(包括尿、呕吐物、引流液等)液体总量。计算液体出入量,能反映病人体内液体代谢的状况,可在治疗上结合病情的需要,较精确地维持其液体平衡。

某些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化等,如果家庭中有此类患者,需计算其24小时出入量。

如何记录

准确记录和统计病人的液体出入量,是基础护理工作之一,特别是对心脏病、肾脏 病、水肿、胃肠疾病、手术后及大出血等病人的液体平衡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治疗 决定是否需要补液或补多少的重要依据。

目前的临床实践中,护士大多使用出入量记录单或特护单,采用笔和纸进行手工 记录和统计,为了提高效率,有时也会借助计算器进行演算。

部分医院使用的临床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些出入量计算软件工具。这些软件工具 中的大部分,都能够自动从医嘱执行记录、床边观察记录和仪器记录中累加入量和出量数 据,然后相减得出平衡量,等进一步提高了护士进行出入量计算的效率。

少数工具,能够进 一步根据特定的临床需要,累计8小时出晶体入量、8小时胶体入量、24小时尿量等对临床 决策有更大参考意义的液体数据,便于医生参考。

< 上一篇 小学生获奖喜报-小学生期中考试发的喜报和奖状是根据什么给的 下一篇 >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书写格式图片-24小时出入量记录模板是什么?
相关推荐
独特的公益海报-公益海报有哪些风格
儿童海报制作简单-六一儿童节的宣传海报怎么做啊
春节海报-春节海报设计理念有哪些?
广府特色美食海报小学生怎么画?小学生海报怎么画
有没有制作海报的手机软件-在手机上做海报用什么软件好
蛋糕店宣传海报手绘-蛋糕活动海报怎么设计图片
最新模板
最新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