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学会画插画啊?
插画艺术的面很广,漫画,油画,国画……手绘的,电脑绘制的,3D制作的,电脑合成的,只要是用与文章配图都可以叫做插画
要想画好插画,就一定需要美术功底,甚至是“级强”的功底。因为有时得用急简练的线条表现书中的故事情节……~
不过现在出现一种类唯美的插画,多数是用电脑描照片而绘画完成的,应该相对与功底要求较弱,而且往往就是一个绘画模式 台湾比较盛行
别怕,么么哒,摸摸头,插画其实很简单的。
插画学习本来是很简单,很单纯的事,被那些砖家叫兽们给复杂化了,崩搭理 他们,都是一些妖魔鬼怪,用一颗平常心,花几天的时间,就学会了,没必要害怕,更没要放弃。同时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插画,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少走弯路,我整理了很多插画视频教程,插画软件,以及其他的插画资料,可加薇鑫 开始是:gon 末尾是:699 组合起来, 获取,学习是一件踏踏实实积累的事情,不是一步登天的事情,只要咬咬牙,坚持坚持,学好插画是没有问题的。
美术不象学厨师,修车 后天的努力也的需要有天赋 但是如果年龄尚小,勤加练习 可塑性还是蛮强的
(上述之我见)~
我想学插画该学哪一些?
插画师需要学习五点:一需要学习素描、色彩的绘画基础,二掌握PS、AI、SAI等软件使用,三熟练运用手绘板,四需要掌握动画专业、漫画领域的表现方法。除了以上的要求,插画师须练习掌握三种及以上的绘画风格。
1、素描
插画师最基础的就是素描,素描基础的强弱决定以后的高度。对于画面的构图、黑白灰效果、三维表现、空间效果等一系列,都需要进行素描的学习,素描主要通过临摹、画照片、实物绘画、自行创作等步骤来进行素描的学习。
2、色彩
除了对于素描的学习仅仅不够,素描主要的颜色就是黑白灰三色,而色彩的把握赋予事物的颜色,开始可以通过相近色、冷暖色等色彩练习,绘画上有自己的色彩风格。
3、软件
插画师除了手绘绘画,大部分是通过手绘板结合设计软件来进行绘画。至少需要掌握PS、SAI、CORELDRAW、ILLUSTRATER等软件中的一种。软件所自带的绘画笔刷是手绘不能所拥有的。
4、板绘
插画师因为手绘没有ps软件笔刷的丰富性,大多需要借助手绘板来进行绘画,需要掌握基础的板绘,在电脑上也可以做到画面构图完整、空间感等。
5、其他知识
插画师需要的不仅仅是美术素描、色彩的基础,还需要掌握动画专业领域或漫画领域的基础基础,如分镜等,把这些知识融合起来,可以通过插画形式表现出来。
幼儿涂鸦历程解析
幼儿涂鸦历程解析 可以想像吗?以前的欧洲,幼稚园里的图画课被当作「描画物体轮廓」的技术训练,要求孩子务必正确描画。而现在,孩子画画的风气虽然不同,但却常不受重视,甚至只被当成打发时间的活动。身为家长的你,准备好了解孩子在涂鸦里所代表的历程与意义了吗?
Kids’ Journey
~画中有话!
Class1
涂鸦发展
孩子的年纪越小,画出来的东西越会让大人觉得是在「乱画」。但是,婴幼儿的绘画发展是有其历程的,而且几乎放诸四海皆准喔!一开始,让我们先来看看婴幼儿生理与认知的发展对绘画能力会产生哪些影响?
年纪小,能画什么?
1、2岁的幼儿画画,郑明进老师称之为「造形活动」,最先只限于认识与了解素材的本质(例如成人给予的蜡笔、纸张、黏土等素材),所以描画表现以肌肉运动为主。这时水彩可能不太适用,最适合的是黑色蜡笔及大张而平滑的纸,或安全粉笔与黑板(有些通过安全测试的粗粉笔不但适于幼儿抓握,在合适的户外墙面或地上作画之后,可以用水冲干净;在美国幼儿园中也很常使用)。这些材料使幼儿能随着线条的移动而清楚感受自己手部肌肉的移动,提供手眼协调与认知经验的融合机会。郑明进并提醒,在幼儿刚开始接触涂鸦时,最好避免用太多颜色,以免宝宝时时为了寻找想要的颜色而分心,因此阻挡了手臂动作的顺畅度。 3、4岁的幼儿已逐渐扩大生活范围,在游戏、美劳、说话和玩积木等方面有相当的进步;以这些活动为基础,想像力随之增加。此时期的幼儿在造形活动方面属于涂鸦后期(又称象征期)~前图式期。美国现代艺术教育家罗恩菲特认为,此时期不同的颜色对幼儿来说可能有激励作用,因为幼儿可用不同颜色来说明不同事物,使幼儿多个机会展现自主性。
幼儿绘画发展阶段表
发展
无控制期(约9个月~1岁半) 乱涂期 (约1岁半~2岁半) 象征期 (约2岁半~3岁) 前图式期 (约3岁~5岁)
阶段
无意义乱画 直线或横线乱画 加上直线乱画 可用语言注释,也可表现出「色与形」 色、形表现具体化,但事物间的关系未能正确表现
特性
1. 手的动作渐渐能配合脚步活动。 2. 无控制地随便抓拿东西。 3. 由运动经验变多而渐出现反复动作。 1. 对反复动作越来越熟悉。 2. 眼和手会配合动作。 1. 出现明显自我主张。 2. 较能控制自己的肌肉活动。 3. 除反复动作外,也可自行变化。 4. 出现语言和肢体表现的整体性。 1. 开始对描画出来的事物加上语言注解。 2. 即使看不出具体形象,仍能以自身的时间和空间经验加注。 3. 明显开始对色彩选择感到兴趣。 1. 思考与现实间的关细开始从绘画中表现。 2. 开始寻找概念的形式表现。 3. 形、色的象征性愈加确实。
年纪越小≠越有想像力
一般人总以为年纪越小的孩子,其想像力越丰富;随着年龄增加,想像力也就越贫乏。但其实,幼儿的绘画作品令人欣赏的地方在于笔触、造形的纯粹与单纯,例如线条的轻快或粗壮;至于绘画内容是否深刻、想像力是否丰富,则不是观赏幼儿画时的重点。郑明进老师指出,出生后1、2年的宝宝处在生活最简单的时期,他们的想像力只能发生在生活经验中的瞬间知觉上,生活范围也很狭小,所以想像力最弱。相较之下,生活经验较为丰富、幻想与观察力也最强的小五、小六学生才比较容易画出真正具有想像力的作品。 同时郑明进老师也说明,婴儿在刚出生时并不会有想像事物的能力;他认为想像力绝非与生俱来。孩子脑部的发育除了需要充分营养,也很需要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外来的 *** 。而所谓的想像力就是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起,跟随每天生活经验的增加而扩大。所以郑明进老师建议,日常生活中若能给予孩子适当且有组织的安排(例如刻意将图画或相片放大,张贴宝宝举目可见的地方)就可以让宝宝自然而然接收图像 *** ,如能顺势与之讲述图像的相关故事,更能增添日后想像活动萌芽时所需的养分。
「生活画」是主要题材
在幼儿描画的题材中,生活画占有很大的比例;根据郑明进老师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以人物为中心的日常生活画(包括儿童本身的游戏、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以动物或交通功具为题材的画,然后才是幻想或故事;以风景和静物为题材所占的比例则最小。 幼儿生活画当然先由个人的生活为起点,也就是由「我」和「我的」来表现,这也很符合幼儿发展里会出现的自我中心时期。随着幼儿开始上学,生活圈渐渐扩大,生活画里的表现范围也由「我」发展到「我们」。家长不妨观察一下孩子的画,看看是否也透露同样讯息呢?
画人物和画植物
郑明进老师强调,孩子的绘画发展有如爬楼梯,必须一阶一阶地、缓慢而确实地上去,绝对不可有超越式的成长。在幼儿绘画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出现的「人」是由一个头和一双脚所构成的「蝌蚪人」(状似圈圈+直线),是以圆作为人的整体象征符号,在加上手脚而已。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头(脖子常被忽略)和身体(脚和手的精细度不同),此时的人是大头,下面加上不合比例的小驱干,往下在加两只脚,双手由脖子(或头部)伸出,这种十字方向的正面人物出现后,脖子、肩膀、躯体和腰部的才会比较清楚地呈现;此外,此时幼儿对人体各部分的比例观念也尚未确立。。 至于植物,幼儿们通常会画花、草和树木。幼儿们最初期画的树木,有点类似他们画的人形,只是树木没有两只手而已。对于花的描画,幼儿大多画出来的则是太阳型或蔓陀罗型的形象。
Class2
涂鸦意义
在了解宝宝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对涂鸦所产生的影响后,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幼儿绘画所表现中的天性,以及父母能如何支持孩子的涂鸦表现、如何鼓励孩子画画并提供合适的材料。
幼儿画背后的意涵
郑明进老师笑言,大家一定都看过坐在地上或对着墙角、一心一意画个不停的幼儿。他说,有的人看到这种情形会觉得,这些孩子实在太不像话,竟把干净的墙壁涂得乱七八糟…。可是,大人可曾好好注意过幼儿画画时的神情?幼儿绘画时的忘我与聚精会神,也许会让成人大为惊讶和感动呢!对幼儿来说,生活里不论什么事情都是有趣的,任何东西都能凭自己的主观认知去活用。一截木头或竹子,握在他们手中就成了一只大笔,可以在沙地上画画、写字;如果把它夹在两腿之间,又可以变成一只马,可以骑之驰骋。 喜欢玩弄东西就像是幼儿的天性,一旦开始玩就静不下来。一双小手就是喜欢东摸西摸,有时实在让人看不惯。幼儿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好奇,在能够说出语言之前,双手要比嘴巴更加好用;因为在触碰中,幼儿就像在问四周的事物说:「你是什么?」这种试探性的喜悦,也就是幼儿画萌发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充分了解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然后提供给幼儿一个适当的环境与所需的材料;在有计划的活动中,让孩子从中获得更大的喜悦和满足。
如何看待幼儿画
在幼儿随便乱涂的时期,大人除了让幼儿继续他的动作之外,不必有其他的鼓励与批评。尤其不能在旁扰乱其涂鸦,并且为了让幼儿有较大的动作和更自由的发展,有时候可让孩子使用大的水彩笔和不易流动的无毒广告颜料(因为水彩容易流动,易让画面一片模糊,会减低幼儿的视觉控制,使其感到沮丧,不适合此时期的幼儿)。 从乱涂期发展到形态象征期时,色彩的使用是属于游戏性的,并不代表所描画事物的实际色彩,色彩观念尚未完整形成。到了象征期时,幼儿就能把所画线条加以合并,组合成一种图式或图形,并加以命名:幼儿会指著自己画的东西说,这是妈妈、这是爸爸、这是我…等。郑明进老师认为,这就是幼儿从运用肌肉,慢慢发展到思考、想像的喜悦表现;同时,也从无意义的乱画,成长为有意义的事物象征表现。
适合幼儿的画画材料
在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与造形能力之后,若想提供适合孩子作画的材料,会有哪些可以选择呢?郑明进老师说,在日常生活中取材,就有很多可使用的材料喔!例如: 1. 带子(纸带、胶带、包装纸带、塑胶线):贴线画、创造有趣造型 2. 丝线(毛线、布条):线画、毛线剪贴 3. 空盒/罐/瓶:积木箱、用剪贴装饰瓶子;小动物、交通工具、建筑的物劳作 4. 肥皂:吹泡泡球,可试着让较大的孩子观察七彩。 5. 包装纸(袋)、布、报纸、玻璃纸:剪贴游戏、有趣面具 6. 钮扣:排钮扣游戏或剪贴画,注意幼儿年龄是否有将钮扣吞入的危险。 7. 大自然取材:在石头上作画、捡拾枯叶作画等。
如何鼓励幼儿绘画
美国现代美术教育家罗恩菲特在其著作《Your Child and his Art》中,针对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美术所应抱持的态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要有的态度
: 1. 把孩子的艺术品,当作孩子个性的纪录。 2. 要了解孩子完成作品的过程。这对孩子的成长经验具有重大意义。 3. 培养(或保有)孩子对生活四周的事与物能有敏锐感受。 4. 当孩子成功地表现了自我经验时,要适时给予具体赞美。 5. 承认孩子在艺术中的情感表现与成人的表现有所不同。 6. 当孩子出现自我竞争的态度(而非事事都跟随他人或只和别人比较时),应该给予鼓励。 7. 如果孩子自己发现某些美劳技巧时,成人应协助其拓展经验。 8. 尽量把全班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出来。 ◎
不要有的态度
: 1. 对孩子辛苦完成的作品,千万不要随便给予负面的批评。 2. 有竞争、有奖赏,不该是幼儿参加美术比赛的理由。 3. 不要认为孩子的艺术表现都必须符合父母的喜好或看法。 4. 不要给孩子看无意义的着色画(已印好轮廓的涂色本)或是范本。
如何赞美孩子的画
美国教育家Haim G. Ginott博士曾提到:「赞美并非对儿童没有益处,但应该要像盘尼西林一样,适时、适量,用得恰到好处。最简单且重要的原则是,针对孩子的努力和良好行为来赞美。」在赞 *** 儿画的时候也是一样,要具体。郑明进老师提醒,若孩子拿着刚完成的一张图给你看时,无论你多忙,请千万不要不理孩子,尽可能去发现孩子画里的成功之处;同时,也千万不要用敷衍的态度说「很好」或「不错」,因为这种赞美是无益的,不但没有实际效果,有时还可能引发孩子心中的不满。
以下是赞美孩子的几个好方法:
1. 赞美时不要只是用话语来鼓励,肌肤上的接触(如摸摸头、拍拍肩)有时更能让孩子感受鼓舞。 2. 指出画面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并且具体告诉孩子,什么地方好、好在哪里。 3. 赞美要真心,语句和态度都要诚恳。
幼儿画大募集!
看完这篇文章后,是否迫不及待想要好好观察宝宝的涂鸦作品了呢?若爸比妈咪发现宝宝画中的趣味, 欢迎寄件(可附注孩子「自己的话」)至shao@baby-mother. 或10541台北市复兴北路369号9楼 育儿生活杂志收。从下期起(视募集情况),您家宝贝的大作就有可能被刊登出来喔!
郑明进
现职:日商福式书店《巧连智杂志》编辑顾问 经历:资深美术教育大师,曾任国小美术教师25年。发表大量国内外图画书评论,主办多项国际绘画交流活动并担任评审。 著作:《怎样了解幼儿的画》、《幼儿画的认识与指导》、《幼儿美术教育》、《郑明进与20个插画家的秘密通讯》